微微細雨過后,空氣中還帶著些許濕氣,站在主壩基坑的那一刻,讓人感受到了海南“自然空調房”的魅力。2021年11月1日晚,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利用當天晚上氣溫較低的有利條件,開始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生產性試驗工作。
有志者事竟成。由于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涉及環節多,受影響因素復雜,為做好本次碾壓混凝土試驗工作,工程建管部精心組織設計、監理、施工單位等技術人員制訂了詳細的試驗方案并經專家論證后由多方配合實施。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方法總比困難多。由于澆筑期間會出現突然停電的情況,在澆筑連續性方面就會存在間歇的結果,從而導致混凝土表面密實度差、光滑性不足等問題。因此,建管部項目負責人召集各參建單位召開分析討論會,針對目前的澆筑情況從工程質量角度展開分析,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具體實施措施,將之前的方案進行了完善。
漸漸,天角潭的風吹散了暑氣,北門江的水拐走了疲憊,無數人的奮斗點滴,只為第二倉澆筑準備。11月8日,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主壩基坑第二倉碾壓混凝土澆筑按計劃開始。為了安全起見,建管部、監理和施工單位一致同意在倉外(進場道路)進行碾壓試驗,從而驗證材料配合比及溫控的把握等是否合理,直至試驗完成后,大家看到平滑的基面和各個指標均符合質量標準,大家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11月15日晚至16日上午,第3倉碾壓混凝土澆筑計劃啟動。省水利電力集團有限公司特別邀請了國內著名碾壓混凝土專家田育功,親臨現場對混凝土試驗配合比、入倉及碾壓、倉面養護、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技術指導。
截至目前,3倉碾壓混凝土完成澆筑量為2355.25立方米,單倉澆筑歷時22小時,主壩已澆筑至13.3米高程。這是繼11月1日和11月8日兩次碾壓砼工藝試驗后的一次重大技術優化改進。

夜間碾壓混凝土工藝試驗
經歷了3次碾壓混凝土澆筑實驗,建管部、施工和監理方不斷總結經驗,在工作中查找不足和欠缺,不斷完善方案,不斷改進工作作風,腳踏實地的把好質量關口、把好安全關口,把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問題始終放在首位,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工序,不斷提高工程技術水平。

白天碾壓混凝土噴霧保濕
11月17日召開了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總結大會,會上田育功教授對施工過程中不好把握的細節部分,以自己多年來積累的經驗進行了分享,使大家不僅重溫了理論知識,也從工程實際建設中吸取了新的經驗。將理論運用到工程建設當中,掌握澆筑倉面小氣候控制、防止溫度回升過快、避免內外溫差過大、縮短層間結合時間、確保澆筑質量及后續質量檢查取芯長度工作等方面的經驗。

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總結大會
沒有播種,何來收獲;沒有辛勞,何來成功;沒有磨難,何來榮耀。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主壩基坑的三次碾壓混凝土澆筑試驗的成功,離不開建管部的周密計劃和安排,離不開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的務實實干,更是離不開多方聯動配合。目前的成功只是一小步,天角潭項目后續的建設任務仍然繁重且漫長,但項目參建各方對未來的工程建設工作依然充滿信心,大家將繼續優化施工方案,提高生產效率,推動主壩壩體建設邁向新的臺階。
通訊員:王美蓮、譚文強